您当前所在位置:知道网络 > 新闻 > 行业新闻

我们

苹果已开始暴跌,因思想已无趣而或走向衰亡
   
   苹果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滑27%
   苹果公司公布了截至2016年6月25日的201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苹果第三季度营收为424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96亿美元;净利润为7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07亿美元。
   当一片唱衰声响彻“评论席”时,数字的跌宕难免引人唏嘘,苹果营收下滑真的印证着科技行业定律“开放胜过封闭”?又真的使分析师们的“乌鸦嘴”显灵?曾经那个拥有深度象征意义的苹果“符码”,正在因开放、自由、分享的时代而日趋失去其光芒,身处于被动不利的境地,苹果真正遗失的是一种洞见本质的能力,一种创造新方式的直觉,亦或一种只属于其本身的思想?
   曾经的思想是无形的,思想的衰亡也是无形的。
   曾经的苹果改变了个人计算机及音乐产业,如今的苹果只能依靠iPhone打天下
   当微软发力Xbox游戏机,推出电脑语音助理工具,上线全新的企业PC,力争在平板、手机、游戏机、PC多端联署运行,打通消费市场终端设备系统壁垒时,当谷歌推进模块化智能手机Ara项目,布局AR和无人驾驶,乃至在发展中国家和乡村地区覆盖“气球上网”,企图用“疯狂”的创新点燃时代热情,用普世的价值理念推进全球共同发展时,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却只能凭借终端尺寸的无限变换“彰显”生存感。
   由于iPhone在革命性技术创新上的羸弱,今年第二财季,苹果营收遭遇了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滑,iPhone销量遭遇史上首次同比下滑。而反观2015年第二财季,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曾超过欧洲成为苹果第二大市场,为当时的苹果贡献了168亿美元营收。
   此前,中国被看作是苹果最重要的增长市场。过去几个月当美国、欧洲这样的成熟市场增长幅度不高时,大中华区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据美国财经网站Quartz报道,苹果在中国的发展在今年早些时候走上了十字路口。但这半年销量下滑趋势背后实则预示的是苹果在思想及战略布局上的过于乐观,甚至是懈怠。      从2010-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增长率(同期对比)由顶峰时期的近160%跌落至近0%(谷峰出现于2015年)。这说明,对苹果而言,中国的宏观趋势是更为令人担忧:一方面,中国经济放缓,低价手机的竞争使得大中华区下滑惨烈,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市场已趋近饱和,另一方面,苹果其他硬件产品的尝试却未获成功,使原本应该挑起大梁的服务业务显得创新力愈发疲乏。
   即便苹果去年增加了Apple Watch、新一代Apple TV和Apple Music等产品,但在新业务板块增势微弱的条件下,苹果的业绩增长前景几乎完全依托于iPhone与中国市场,至少目前阶段,iPhone仍是该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和最大的创收来源。而在寄予厚望的智能手表领域,苹果并没有表现出足够强劲的领跑势头。据相关推测显示,Apple Watch的年销售量或仅为400万部,甚至在苹果的财报里,作为一款出世仅一年的新品,Apple Watch都并未有单独的“席位”,而是合并在其他产品线中得以公示。
   因此,苹果需要在今年拿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来回击外界对它创新乏力的质疑,否则,全球科技公司市值排位将随着苹果股价的下跌和谷歌股价的飙涨而逐渐出现分水岭。
   提倡开放生态的乐视CEO贾跃亭曾在三个月前撰文《致苹果的一封信: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不再需要专制者》,他在信中提及“苹果的成功是时代的成功,是封闭的闭环模式的成功,但在封闭的模式下,苹果却变得日益霸道、专制……在苹果封闭的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必须是他的顺民,都必须遵循他苛刻的规则。” 
   的确,乔布斯曾凭借着封闭系统打造了让大批果粉沉醉其中的苹果产品。但随之,库克领导下的苹果,却遭致越来越多苹果用户的吐槽,大家开始抱怨系统、产品设计等缺乏创新,苹果精髓已百无一存……但其实错不在库克,而是错在苹果借着对封闭系统的自我陶醉扼杀了自我创新、遏制了开发者创新,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自身的专业壁垒和专利权阻碍竞争对手的攻势,从而抑制行业创新。
   但殊不知,自我封闭和保护意识恰恰是事物沦为粗糙、平淡且干瘪的起因。如果说刚开始对“封闭”的追逐是因为猎奇,那么今天,苹果为迎合消费者惯习而为自己套上的枷锁将使自身更加孤立无援。如此,便不能做到自在、随心乃至令自己兴味盎然。
   正如乔布斯自己说的,“在巨富中死去对我并没有意义,而临睡前能告诉自己我做了多么美妙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今日的苹果,亦是如此。
青岛知道网络-专注企业网站建设与网络推广-全网整合营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