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WebVR重要的一年,是虚拟现实的未来
2016被称为“VR元年”,索尼、HTC和Oculus三大公司的消费级VR产品都将在今年推出。先不谈VR硬件的销售情况,用户买了VR头显之后,回家发现并没有足够的内容来玩——VR内容的缺乏可以说是目前VR行业的一大难题。目前几大平台的想法是,拼命忽悠开发者在自家平台上多开发内容,吸引用户。但结果并不乐观,内容依然稀缺。
或许,大家的思路应该改一下,例如,不是拼命往自家平台拽内容,而是让拥有众多用户的平台VR化?也许,WebVR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近日,3D模型分享网站Sketchfab联合创始人Alban Denoyel撰文,称2016年是WebVR重要的一年,并预言WebVR是虚拟现实的未来。
3个理由解释为什么WebVR是VR的未来
当2016年三大厂家开始发货消费级VR产品时,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让浏览器支持WebVR的各位同仁们的辛苦努力:谷歌Chrome的Brandon & Josh;火狐Firefox的Vlad & Kearwood;三星浏览器的Mike & Laszlo以及微软的Frank-Olivier,当然还有更多的同学。
8月,WebVR1.0版本登陆Firefox的夜间版本,并且将在Chrome上进行Beta版测试,在年底放出稳定版。微软方面,也开始宣布Edge浏览器开始支持WebVR。WebVR已经开始变成现实,只需在浏览器上轻轻一点,用户就可以被传送到火星。
分发
VR公司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让用户重复使用VR头显,而不是买来玩一次就放在书房吃灰。业内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不断将内容放到自己的App上。而WebVR的解决方法要更有意义——将VR头显带到更多内容跟前。
我们应该做的是将内容放到已经有很多用户的平台上:Facebook、Linkedin、推特、谷歌搜索结果页面。相对于崭新的VR App,这些平台上显然有已经成熟的亿万用户。这些平台分发了音乐、图片和视频,VR内容是下一个。
跨平台
VR现在处于相当碎片化的阶段,几乎每周就会有一个新的头显产品上市,并且拥有自己的控制器和生态系统。WebVR做了很多劳心劳力的工作,就是要增加跨平台的适配性。换句话说,对于开发者而言,直接用WebVR创作一个能够使用于所有设备的VR内容,要比逐个为每个VR头显制作VR内容要容易的多。
即时性
已经是2016年了,人们早就不习惯下载了,用户要的是一键播放,据我所知WebVR是唯一支持这个功能的。
当然,WebVR的流行不代表它能取代App Store,大型游戏和篇幅较长的作品依然需要下载才能提供更好的体验。好消息是,WebVR与原生App和应用分发完全适配,我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原生App植入WebVR内容,这样开发者就能从WebVR和应用中心两方面受益。